top of page
大粗坑金礦
作者: 劉榮寬
父親劉明,本名劉傳明,1902年11越3日(舊10月14日)生,在二十六歲1928日本藏前高等工業應用化學科畢業後帶母親與剛出生的大姐心心回台,本來考取藥劑師資格準備去巴西謀生開藥房.或往南洋打算開肥皂工廠,因奉大哥劉再生的命令看管只剩一年租約的大粗坑金礦。
大粗坑礦區本來日本政府發現基隆溪砂金後知道哪裡有金礦,於是礦權給顏雲年台陽礦業然後振山再向台陽承租採礦權,大伯父劉再生「金振山」經營山產為什麼投資採金礦不太了解。聽說,有人拿了假的礦石鼓舞他而以為能夠賺大錢而出資,開始時以直營方式傭人開採結果可知,毫無採礦經驗又在嘉義遙控,那有賺錢的道理(大伯一生本行以外投資很多如電影影片,製紙工廠都歸失敗,二伯父還投資賽馬,該馬叫ALL KAGI但從未入獎)後來大伯的後人投書,把他的失敗歸罪於為搶救因白色恐怖而被關的四弟而用盡財產。其實,大伯把四弟辛苦經營開始有虧餘則視為家庭企業,不時電報叫父親把台北所有的錢寄給他。母親回味當時連抽屜裡的零用錢也收集,一旦四弟被關無法再寄錢就是嘉義劉家的沒落的開始。我記得,當父親被保密局抓去沒幾天大伯來台北,目的就是忙著把父親準備投資開紙廠的機器設備運回嘉義而已。
父親於是帶著未滿歲的心心全家到了大粗坑,以後第一件事就是開放礦區,鼓勵大家投資開採,會社只收「斤先料」以及精練費用,結果引來許多投資客以及許多附近採礦經驗者集資參與,聽說小小大粗坑變成1000多戶的大部落。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認為可以繼續經營,於是向大姨丈陳作忠(員林永靖鄉長)借錢再向台陽續約,並投資設備增加人力,於是二舅林麗卿,阿柏舅(莊肇柏,母親的表弟)等加入經營行列大展礦業發展的基礎。
要去大粗坑有三條路,其一是由九份越山走一個多小時(我曾經跟著父親走過,他建步如飛,學校足球訓練的我還感覺跟不上, 另一條是由石碇走半天,(戰時,父親帶我跟大姐心心走過一次,印象很深,在山頂上看到美軍飛機轟炸台北)。第三條也是最方便的路就是宜蘭火車線候洞站沿小溪走上山約40分鐘。而振山實業社的辦公廳就在山的中腹,面向小溪。後面是工寮及職員宿舍,旁邊是部落賣店等。而所有工廠如碎石(Crusher)廠,搗礦(grind)廠,精煉廠,以及氰化廠等都在下游。
採礦的坑道都在中腹上面,挖坑是沿著金脈,中途如有金脈,則走支坑,每個支坑就有承包著,或合夥開採。曾經阿柏舅邀母親參加合夥過,結果挖出七十幾兩的純金,這算是成功的一例。但不一定每次都會挖到金子,經常有挖不到金子而收的例子,所以大家都說「掘金仔是天公錢」。
入坑的礦工以識別牌換取電池才得入坑,出坑則電池換回識別牌才能管制抗內人員。當一旦挖到金,就立即停工,由監督(公司職員)收集入袋,簽封,然後開始精煉。首先送到捣礦機磨成沙,再由人工磨成泥.在現場看到坐在高架的橫槓上一排工人以腳推動鑄鐵槽的輪子(在中藥行看到的船型專門磨草藥用)把磨成沙的金子變成泥狀。然後特製的木舟來搖洗,分離洗去比重較輕的砂,刮取重的金子。最後與水銀混合變成汞齊(Amalgam汞合金)後蒸發水銀剩下的就是九九成金。雖然水銀是猛毒,蒸發水銀的過程中如何避免中毒以及後來採用的氰化法煉金等,其管理安全藉重當時日本念的應用化學知識影響很大。
採用氰化法煉金,對振山實業社的發展影響很大。父親認為以物理方法分離金所剩下的泥砂裡還有金子,於是用木樋把這些泥沙流水送到下游的氰化廠,木樋底面鋪進口「鼎成牌」紅毛毯,用來收集金沙,而泥沙就淤積沉澱在氰化廠的大木桶讓氰酸鉀溶解金,然後加鋅析出金。(我的記憶裡氰化廠有三處,而每個廠裡的桶的大小為五公尺左右。)
氰化法煉金的採用更從低含量的礦石裡鍊出金子,我曾經問過父親,成本的問題,而他的答覆是一頓石頭裡有2克就合符成本。(我曾經到過南非參觀採金廠,他們也是說每噸有2克就可)
氰酸鉀俗稱Ping(第三聲)Pong(第二聲),意則形如乒乓球.父親曾經在新店六份的下溪把這乒乓包在布裡綁在竹竿插入岩下水裡毒死許多魚.當時這種魚也會拿來煮,真不怕死.
在日治時代,原先人民是不可擁有金子,而所生產的金子全部賣給銀行,後來才允許私有。我曾經目睹從大粗坑下來的二舅林麗卿交給母親一塊百兩金磚說「二姐,這是這個月份的」,可見當時的盛旺情形。這些金子也送到嘉義金振山混入出口香港的筍乾裡賺取更高的價錢(二伯當時在澳門經營報紙)。
父親還對地方建設不惜餘力,尤其是教育是他最注重的,眼看小孩上學到候洞走路要40分,於是在山上建一所小學讓低年級的小孩讀書,著名的小說家吳念真就是讀這小學。
移居台北:
經過四年的努力,事業日日蒸上也眼看心心4歲要讀幼稚園,為求更一步的發展,開始移居台北,首先在古亭町(現和平東路),而後在京町一丁目(現博愛路),最後振山實業社設立台北市京町四丁目一番地(現開封街)而住所就在隔一間的三番地,而開始涉足煤礦業。我不知道開始是如何,記憶中的有新店的「文山本坑」,暖暖的「盛興」,三貂嶺及鶯歌(不知名)都有礦,出獄後加上暖暖的「愛產」、「東山」,基隆保長坑「振生」,新店六份子的「輝林」等。
於是大粗坑金礦改名為振山實業社金礦部由二舅林麗卿負責,新店文山本坑由大舅林秀卿負責。
bottom of page